不同的街區其實都有各自的特色,而中山捷運站附近向來就是文創活力十足的地方,常在附近走跳的文青,對於巷弄間的特色小舖、咖啡店都能如數家珍。談到赤峰街,多數人心中大概馬上會浮現常拜訪的手作小店,或是老台北的打鐵街意象。
塗鴉,作為街頭惡搞與空間藝術相互論戰的一個文化,筆者認為可以作為評估一個城市的俏皮度,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納入創新與活力的指標之一。歐美城市的街頭塗鴉,時常讓人會心一笑,也不由得讚嘆作者的創意十足,有些人甚至認為,透過視覺強烈的塗鴉,還可以改變空間環境進一步導引週遭人們的行為,例如:提醒行人道路安全、指引方向、避免遊人隨意丟垃圾...等。
日前台北當代藝術館策劃了赤峰街區的藝術展,有幸參與聲音採集工作坊,讓筆者以不同的角度重新認識赤峰街區的一切,並慢慢觀察街區不曾發現的人事物。


step2.插上耳機
step3.探索你的四周,開始enjoy吧!
按照導覽者的操作步驟,很快的,筆者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周遭的風、行人的走路、車子的引擎、乃至遠方的貓叫,現在有如靠在身旁一般,是非常奇妙的體驗。
與過往在街區閒逛不同,這些聲音反而吸引我們去探索這些平日不會走進的小路。

此外,經由放大後的巷弄聲響也很特別,有些是靜謐中的遠方聲響,有些是水溝的潺潺聲,有些則是冷氣壓縮機的排風噪音。




此時,導覽藝術家再度拿出法寶...

剛才路過的建成公園因為有球場和遊樂區,孩子多,聲音較為吵雜,反而這塊小地界安靜許多。大家依序玩過一輪之後,工作坊到此也告一段落。


可惜,當你把視野拉遠,納入旁邊的景致時,心情會頓時打折,這也是許多小店的問題之一。畢竟小店的能力有限,無法顧及太多,但往往人們激賞國外的情境,是連同其街區的地景一併評估的。筆者認為這可以提供有關單位在未來在文創街區的規劃上一個重要的考量。
